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人心与活动影響地球
Mind and Action Affect the World
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
隨著科技的發達﹐溫室效應的產生﹐地球氣溫一直在上升。全球升溫導致海水升漲。在这物质至上的社会,德行与环保似乎被忽略了。
有位老科學家羅夫洛克很忧心的说:“一切太迟了,我们已经不能挽回全球暖化的趋势。唯一可做的,就是准备最坏的到来。”
科学家的证实,吻合了佛陀的说法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已述说未来世界德行被忽略。当人类累积的贪嗔痴,再加上掌权者的无明、嫉妒、自私、不负责任;因人类和掌权者错误的做法,此污浊的风气将形成区域的弊病。未来的世界将会由贪嗔痴自燃之火所毁灭。
人的贪嗔痴牵引这世界,贪婪及生活恶性竞争笼罩人心。例如,人与人之间为了各自利益,妒嫉与自私,导致互相内斗与暗算、尔虞我诈。外有贪污、舞弊、谋杀、奸杀、抢劫、掠夺等各式各样的罪行及从事不正当的职业。还有,贪婪的开发、大自然被破坏、二氧化碳被大量排出、环境受污染、温室效应等等。这一切,皆影响着地球。
气候变得异常
当地球自我调节的机制受到干扰,使到大自然现象的特性失去平衡,大自然无法自行调整,导致气候转变及带来不寻常的风与雨,气候将会变得异常,因此引发了史无前例的天灾,如大水灾、大地震、海啸、风灾、雪灾、气候干旱等等的大灾害频频的发生。(要减轻地球的负担,人们须不奢侈、不浪费、拥有少一些奢侈的东西)。严格来说,除了衣食住行药及日常需用品,拥有奢侈物质的东西越少越好;它能减轻地球的负担。除此,主办只为了好热闹、玩乐与奢侈的活动,能免则免,因劳财又伤民,劳师动众,搞得车水马龙,排出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气,污染了空气;使用的电流及其他资源,增加了环境的负担,伤害了地球。因此,许多的人事物,是对这世界有贡献,还是慢慢的、一点一滴的、无形中在破坏这世界呢……?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资料,到了2100年时,如果空气污染的情况持续恶化下去,二氧化碳的浓度就会高出目前的150%。到时候,接下来的子子孙孙也许必须戴上氧气筒才能出门!
自然现象变幻莫测
在贪嗔痴中,还是会有少数的善存在。但很可惜的,很多时候,有智慧者被拒于一旁,善言被忽略、不获重视。这些善心人的声音很少被聆听;这些善言大多数会被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却不合理的言论给埋没了,因那些不合理的言论可以迎合人的贪嗔痴之心。那些言论不是真相,也非出自於爱护他人,他们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已。这些不善之举在世界中散播着,因此,自然界受到干扰而导致失衡。当人类道德沦丧时,罪案频频发生,这股不良的能量对自然现象也变幻莫测;因此,引来了无穷尽的困难与痛苦!影响道德腐败,大略有十三种原因:
(1)。妒嫉与自私控制人心,而做出种种恶业。
(2)。无法控制粗暴的脾气,导致失去理性。
(3)。欲望控制人的行为;寻找各式各样的刺激来娱乐自己。
(4)。不断的炫耀自己所拥有的物质,甚至互相做比较。
(5)。为了微不足道之事而你争我夺、大事渲染,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益或满足自己的感受等等。
(6)。因为好玩好热闹好刺激,许多人在不良活动的诱惑中寻找更多的感官乐趣,多过于从事善举。
(7)。傲慢之心是其中一个导致社会种种问题之根源。大多数傲慢之人并不知本身是社会问题之制造者,而自以为是,时常看不起别人,种下种种恶因。
(8)。盲目的维护自己人所犯的错误(方言说“西瓜占一边;一边倒”),认为自己人一定是对的,或许也知道自己人做错,但纵容自己人,甚至给予助力去危害他人。
(9)。不分是非好坏,只是为了好玩好热闹好刺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去思考会否危害他人。
(10)。因为贪婪某种事物而不择手段危害他人。
(11)。因为讨厌某种事物而不择手段危害他人。
(12)。因为愚痴而不择手段危害他人。
(13)。因为害怕:例如,因为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而不择手段去伤害他人。
以上自私自利的行为会导致社会混乱,种下种种恶因。因此,应时刻警惕自己,不犯以上错误愚痴的行为。
精进学习,做有德行之人
欲望控制了人们的活动。他们寻找各式各样的感官乐趣来刺激与娱乐自己,并取得谋利。因这种破坏已根深蒂固,而且又牵连巨大,加上旷日持久,要把这趋势扭转,几乎是不可能之事。然而,以个人来说,我们应尽力而为,尽一己之力,精进学习,做有德行之人,不做伤害他人之事。同时,也要培养环保的意识。譬如,将垃圾分类处理,放进不同的资源回收筒。
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学习平时把家里、公司、团体,能够资源回收的物品,例如纸、铝罐、塑料、玻璃等等分类好。经过有资源回收筒的地点时,把分类物品放进筒里。
据我所知,很可惜的,许多地方的资源回收筒被當局运走。详问之下,才知道有人把这些资源回收筒当垃圾筒,乱丢一番。當局很难处理,就干脆把它运走了;因此,资源回收筒少之又少。
我们现在终於找到某些有资源回收筒的地点,例如南华医院、旧观仔角及檀香寺等等。总的而言,有关当局应多用心教育提升人民的环保意识。
不因小善而不为,不因小恶而为之
不因小善而不为,不因小恶而为之。别小看随手乱丢垃圾,也许因此造成沟渠阻塞,下雨时水不能流通而引起水灾;也别小看随手一丢还未熄灭的烟蒂,也许因此会造成火灾;就这样的造下了恶因,苦哉!
天灾人祸频频发生,例如2004年12月26日大海啸,死亡人数逾二十九万,受影响人数超过五百万(包括一百万人流离失所)。2005年10月8日南亚大地震,死亡人数近九万,受伤人士超过六万九千人,流离失所的人更是多不胜数;他们要重建家园,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其历程和其艰苦,实非外人可想像得到。2006年几乎又重演2004年之大海啸。此外,还有每天都可在报章所阅读到各式各样的天灾人祸;人是否有所体会?世界的灾难频频发生,是由於内有人类内心的贪嗔痴,外有环境污染,所引发许多的天灾人祸。如果要消除天灾人祸,除非每个众生都了解因果的道理,懂得消除自己的贪嗔痴,懂得如何净化自己。
人间的苦难是借镜
人间的苦难是一面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世间的苦状。将心比心,但愿人类能因此而生起警惕之心,不单只是要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也要净化身心、培养德行。
人人培养德行,德行将创造出良好之条件,能调节气候及季节,世界才能更平安,每一个人才能有好的计画!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并非靠仪式或问卦拜拜祈求来的,是从每个人本身做好自己及靠全世界人类培养德行、净化身心、同心协力、爱护环境、互相尊重,一起来达成的!
原因,结果
现今生为人,愿不伤害他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净化心灵。现今得人身,我们可选择远离罪恶或把自己推下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或地狱道。因果是我们真正的财产!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
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人之初﹐性本善?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无尽灯第四十六期(2006年)
46 Malaysian Buddhist Association Everlasting Light (2006)
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某天﹐我到住家附近买椰浆饭,一包是一令吉。卖椰浆饭的是个大约十岁的小孩,当时我给几个钱币。接过椰浆饭,将准备离开,这小男孩忽然很急的叫着:“Kakak!Kakak!”(意思是“姐姐、姐姐”)。我回头一看,这小男孩把两角钱还给我,原来是我多给了两角钱。那一刹那我好感动;好诚实的小孩!人之初,性本善,但愿他日后长大了,无论遇到任何事情,或多大金额的诱惑,都能保持着这颗赤子之心,不被不良环境所影响。
曾有一则新闻,一名华裔孩童被虐待好长的一段日子。有一天,这遍体鳞伤的孩子趁着大人不注意时,逃了出来,被一位好心肠的马来同胞发现了,而向警方报案,这小孩因此得救了,暂时住在福利部。这小孩的父亲为了掩饰自己虐待孩子的恶行,竟然诬赖小孩很坏。反之,这单纯的小孩,在记者访问之下,还说好久没见父亲了,很想念父亲,我感触颇深。小孩子最不容易记恨记仇;而且,小孩子很容易原谅父母亲或他人所犯的过错。人之初,性本善呀!
某天,我受邀演绎佛曲,有个朋友带着一名七岁小女孩,告诉我说,小女孩的父母亲离异了,母亲忙碌,把小孩寄宿在亲戚家。这位亲戚却虐待这小女孩,小女孩受惊吓过度,影响了学习能力。上一年级时,功课跟不上,同时也不敢和其他同学说话,怕与人接触。当时,我听了好难过,拿起了小女孩的手轻轻一吻,摸摸她的头,小女孩顿时热泪盈眶。我抱着她瘦削的身躯,不禁让我感到一阵阵心酸!小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
那朋友接着说,幸好,她现在跟妈妈一起住了。在受到关爱之下,她的学习能力也慢慢有所进步了!
以上我接触的,我感觉到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有人会问:“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众生在无量劫数不尽的轮回中,有时出生为天神,有时生为人,有时为阿修罗,有时为饿鬼,有时做畜生,有时出生在地狱;众生因为因果业力,在六道中不停的交替轮回着,因此带来善与恶的习气及潜意识的恶习;就有如水的污秽,有:(1)浮在水面的,(2)在水中的,(3)沉在水底的。潜意识的恶习就有如沉在水底的污秽,只要因缘条件成熟就会一触即发。
有的人是好人,但为何有时会做坏事而种下恶业?佛陀说,有四种原因牵引着,导致人做坏事:(一).盲目的维护自己人所犯的错误(方言说“西瓜占一边;一边倒”),认为自己人一定是对的;就算知道自己人犯错,也纵容自己人,甚至给予助力去危害他人。(二).粗暴的脾气导致失去理性。(三).不分是非好坏,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图一时之乐或好玩好热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去思考会否危害他人。(四).因为害怕:例如,因为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而不择手段伤害他人;因为贪婪某种事物而不择手段危害他人;因为讨厌某种事物而不择手段危害他人;因为愚痴而不择手段危害他人。(以上自私自利的行为会导致社会混乱,种下种种恶因。因此,应时刻警惕自己,不犯以上错误愚痴的行为。)能得到人身,多多少少都有他的福德因缘,只是带有不同的习气。多坏的人都有他善的一面,如果我们愿意去了解他,就能体会到他善的一面。人都有过去世未成熟的善业与恶业;业力是因,缘是条件,因要遇到缘才能结果。因有如种子,缘有如阳光或水分;种子遇到阳光或水分才能生长。业力成熟的过程中,善的意志力是否坚定(正念),就要看他本身的造化了。也因为轮回太久了,如再加上本身善的意志不坚定,众生就不停的在恶道中轮回。
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于专。”仁义礼智之本性,人人皆有。人虽有愚贤善恶之不同,但在幼小时,多数相差不远。可是,因学习环境及知识的不一样,性格开始有了转变。因此,父母及长辈的身教及言教是非常重要的。
吉祥经有一段说道:“远离恶愚人,莫与卑鄙的人来往;应亲近善者,且与有德行的人为友。”
亲近善者
每个人来到这世界,其实都想做好人。但是,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朋友、不同的亲戚、不同的事情。如遇到不好的人,交到坏的亲朋戚友,本身如果善的意志不坚定,慢慢的自己也跟着有了变化,善良的本性也就渐渐变坏,而潜意识的恶习也呈现了。
反之,如遇到不良的环境,却有坚定的善之意志力,能不为所动,就能出于污泥而不染。
祝福他们
话说回来,有的人处在好的环境,还是恶习难改。例如,有的人参加义务慈善团体,但依然贡高我慢,不以礼待人,处处看不起人,处处为难人,不負責任等。也许这些人会让我们感到心灰意冷;但换个角度想想,幸好他们还拥有“想做善事”的这颗心;一时之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祝愿他们有一天能看回自己的心念,找回善良的本性。
佛陀教导众生要修持慈悲观,因慈悲是一种定力,能稳定情绪而不犯下错误,化险为夷,不会使人迷失方向。慈悲要有智慧(拥有正念)来扶持,方向才能更清晰。(请参考“慈悲禅的练习”之文章)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
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環扣環的世界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 记得在我大约十岁时,我寄宿在一户人家;这家前面就是佛学院。我时常到佛学院听经、念经,还有每个月受八关斋戒一天。
在佛学院,我认识了几个小朋友及好几位老婆婆。有时我会教老婆婆们诵经,还懂得解释因果经给她们听;老婆婆们都喜欢我。那时候,每个星期天下午,佛学院有佛学讲座,主讲人是一位大约60岁的禅师。那位禅师样貌温和,像一位慈祥的爷爷。我每星期天都到佛学院听禅师讲经,而且坐在最前面,希望听得更清楚,我好开心。每当禅师解释一些字句,有写在黑板,虽然我那时候似懂非懂,我都会记录下来;簿子里记录的是31界宇宙生存状态和略說Abhidhamma论藏经(关于心意识)。那记录簿,我像宝一样保管,搬家的过程中,虽然辛苦,我都不会把它遗失,如今已将近30年了,我还保留得很好。
禅师讲经一段日子,又要到外地弘法了。当我知道这位慈祥的禅师要到远地时,我数次流泪,也伤心了好一段时日,心里一直期盼着能再见到禅师,虽然说那时候老禅师并不认识我;但我体会到禅师的慈悲,我也感受到禅师对云云众生在苦海中轮回的悲悯胸怀。禅师无私的奉献,精进修行及弘法,用心良苦的劝导在苦海中的众生,但愿众生能体会。
过了不久,我也被带去别家寄宿了……
转眼间,就在1999年,我认识了一位禅修的佛友,我问了他一些问题,他就带我去见一位长老。我好开心,原来那位长老就是在我大约十岁时常听他讲经的老禅师,Suvanno长老,老禅师已将近八十岁了;他还是像二十多年前那样,像个慈祥的爷爷。我向老禅师问了很多关于佛法的问题,老禅师见我如此真心诚意,就答应教我修禅了,我好开心。我小时候稍懂坐禅,现有禅师指点,我进步多了。后来我先生也修禅。
老禅师有句口头禅,让许多人印象深刻,“勿贪心,贪心会给人做点心”。想想这句话,蛮有意思的;当人起贪念时,他会比较容易上当,导致受骗。说到我先生,在2000年,他是我一位热心的朋友介绍的。朋友说我一个人在外,身边有个人分享、分担会比较好;他说,他有位大学学弟,人格成熟、稳重、有修养,还有和我一样,有佛法情操,很适合做我的伴侣。结果就这样,我们认识了,一起修禅、授戒。世界真奇妙啊!
话说回来,有一天,他说要带我去他以前住过的老家看看,那时候才知道我和我先生小时候就认识了。原来在我大约七岁吧,我住过他家,那时他才八岁,他依稀记得有个人三天两头就到他家打我;过了不久,不知怎样的,我又被带走了。但我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对住在他家的记忆也只是某些小片段而已,无法连贯起来,也许住在他家的时间并不长。我有时和他开玩笑说:“幸好那时你没欺负我,嘿嘿!”
缘分就是那么奇妙,相隔二十多年之后,让我遇到我先生;我先生说,重遇到我,有如在保护曾落难的小公主天使!所以,他一直称呼我为“小公主天使”(如要他直呼我名字,反觉不自在),很温馨!我很感激他如此疼爱我。
我先生有位分行同事,那么巧,原来也是我朋友;还有另外一位分行同事曾是我学生。
在2003年,我参加国际讲演会。有一位成员,问我是不是陈慧;原来在小时候,我住在他家对面,我那才省起他的方言名字和我很相似,叫辉。那时,我住的那户人家有两个小孩;我放学回家,那户人家不准我温习功课,要我帮他们看管小孩;如果他们的小孩自己不小心跌倒哭了,这笔帐会算在我头上。我在那儿日子不好过,对面的人家看不过眼他们欺负我,有时会过来教训他们几句。这对面的人家,其中一位就是他。
我十岁时,在佛学院认识的其中一位小朋友,也是这位讲演会成员的朋友。
世界就像大圈圈
还有许多朋友,虽然彼此在不同的领域,但似乎是环扣环,一时也说不完……
世界就像圈圈,互相连系,我们朋友的朋友,尽管在不同的领域,也许大多数,我们都认识。所以,请不要吝啬彼此一句诚心的好话、一个亲切的笑容,人与人之间要结善缘啊!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
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願我們充滿著慈悲喜舍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无尽灯第五十二期(2007年)
52 Malaysian Buddhist Association Everlasting Light (2007)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
慈悲喜捨又称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是疼爱,愿他人快乐;慈爱是一种温暖、关怀、柔和与善意。悲无量心是同情心,悲悯之心;看到众生受苦,能激发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感同身受的悲心。
慈与悲合称为慈悲。當我們的慈悲能一步步擴大,那時候,我們會對每個人都生起一種憐憫的心﹑祝福的心。那時候,我們會不忍心去傷害每一個人,這必須很細心的﹑深深的去體會及實踐。
慈悲是希望众生能过得好好;慈悲是充满关怀,没丝毫妒嫉自私,没种族、国籍与信仰的分别,这种慈悲可扩展到对一切宇宙里的众生。无论我们是那一个种族、那一个国籍、那一个信仰,我们都是世界的一份子,因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许多环境下会互相牵连的。如果希望世界和平,就必须从每个人做起,做好自己,不做坏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夫妻、亲子、朋友、同事、上司、下属、社团组织之间、国与国之间,大家能互相有慈悲,人与人之间就会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是非。我们每一个众生在无量劫中轮回很久了,出世了又去世,去世了再出世,就这样生老死、死老生……,周而复始的轮回着;所以人与人之间,每一世都可能有不同关系。佛陀说:“在众生中要找一个以前不是你的父母亲、你的兄弟姐妹、你的儿女的众生是很难的。”可想而知,我们一切众生都是一个大家庭,只是相隔太久,大家都忘了……,这也是轮回之苦。
喜无量心是眼看他人能离苦得乐,不分种族、信仰和国籍,心中都能生起无限的喜悦;就算是冤家敌人能离苦得乐,也同样会生起无量欢喜心。喜也义为真诚称赞他人的优点,使他人生起欢喜心而更有信心。喜无量心是没有妒嫉自私的。
大多数人只为自己或亲人得到快乐而生欢喜心。我们不难发现,当一个人有乐事或成功时,大约会有六种表现不同的人:(1)为你真心感到喜悦!(2)会恭贺你,但心里没什么感觉,只是形式而已 。(3)不批评也不为你感到喜悦,感觉与己无关。(4)不为你感到喜悦、不以为然,心里想“有什么了不起”,心中生起自私妒嫉,但不会正面讽刺你!(5)不为你感到喜悦、不以为然,心里想“有什么了不起”,心中生起自私妒嫉,因为这些人之前是那么的瞧不起你;因此,他们心里会生起不平衡,用冷漠的态度来对待你!但不会正面讽刺你!(6)心中充满自私妒嫉,会讽刺你!
捨无量心是捨去分别执着的观念。其实,世界上必有八风吹来又吹去(以因果来观察,我们在过去世及今世,都会时而为善,时而为恶。所以,善与恶的因果不断生灭,有时兴、有时衰……,八风不断的交替循环,吹来又吹去)。所谓八风,是赞、毁、得、失、兴、衰、哭、笑。因此,我们应学会观无常,学习捨,学习不执着。观身的污秽(不净),就不轻易起贪恋与执着;应了解苦,体会乐是苦的原因,就不轻易沉醉与迷恋(大多数的人只管世间的乐,沉溺于感官的享受而没具备洞察其灾害的智慧);观察心的无常而不迷惑;了解因业力形成五蕴而体会无我。因此,我们不容易被邪恶所引诱及不容易被欲望所俘虏。
感官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徵;凡不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生灭的现象。感觉敏锐之人会察觉它的不完美,体会其意义。所以被称赞时要保持平常心,心存感激和祝福,但不要得意忘形;别人不喜欢我们时,也别气馁无力;鸿运当头时也保持平常心,心存感激和祝福,但别过度兴奋而自傲忘本、产生执着;酶运临头时也别垂头丧气,所谓否极泰来,不好的总会过去。用平常心去观看一切得与失的过程,心情就不会如汹涛骇浪,就有能力去保持正念。因为当我们心境安宁,头脑清晰之时,正念方能伴我们左右,而一步步的迈向智慧。真实的智慧不是从外面得来的,而是内心的体验。
春天的花开了又谢,夏天的草绿了又枯,秋天的果熟了又落,冬天的雪结了又融。天上的浮云总是聚散无常,水中的浮萍总是漂浮不定,世间的众生总是悲欢离合,人间的因缘总是起起落落。即使是尽一切力量也阻止不了一朵花的凋谢,即使是家产万贯也买不到一个太阳不下山,人生无常啊!因此,要把握当下,以超越轮回为目标,以慈悲喜捨为根基,以佈施、持戒、修禅为桥樑。佈施大略分为法佈施、财佈施、无畏佈施等等。持戒为不杀生、不伤害众生(伤害众生:包括不择手段暗地里伤害他人、使他人失去信心)、不偷盗、不赌博、不邪淫、不欺骗诳说(不胡说八道)、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毁谤、不饮醉人之酒、不服食毒品、不做不道德之事业、不幸灾乐祸、拥有悲悯之心等等。修禅即是行住坐卧中保持正念。
愿我们的心充满着慈悲喜捨,您的四无量心会影响那些和您有缘之人,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您的慈爱,使有机会亲近您的人感受您的真诚与善良,而让他们的心充满着自信和勇气去面对这残酷无情的世界;此乃广结善缘也,功德无量!佛陀教导的慈悲喜捨,愿能摄授你我之心,共沾法喜!
愿所有众生得到平安与快乐,愿他们远离灾害及危险,愿他们脱离精神与身体的痛苦,愿他们好好的照顾自己。祝大家新的一年福慧增长、幸福安康!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
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粗暴的脾氣是造成對自己及他人的傷害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无尽灯第五十九期
59 Malaysian Buddhist Association Everlasting Light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
前陣子有一則新聞﹐一名小孩看到地上有兩毛錢﹐就很高興的拾起來﹔然後又拿了媽媽的手提袋。小孩左手拿著兩毛錢﹐右手拿著媽媽的手提袋﹐滿臉笑容走向媽媽﹐很親切的撒嬌﹕“媽媽!媽媽!”那時候﹐這位媽媽正忙著﹐扳著臉孔﹐心情似乎不佳。當她一看到孩子拿著自己的手提袋﹐就以為是孩子頑皮﹐拿手提袋玩。她就不問青紅皂白的大聲吼叫﹕“為甚麼那麼壞!拿手提袋玩!”接著就大力從孩子手中搶了手提袋﹐又用力往孩子頭部重重打了一下。孩子身體失去了平衡﹐跌倒在地上。小孩不知發生了甚麼事情﹐就委屈的哭了。
後來媽媽才知道﹐冤枉了孩子﹐孩子本意是好的。原來小孩看到地上的兩毛錢﹐就以為是媽媽弄丟的﹐就想拿給媽媽﹐也很機靈的拿了媽媽的手提袋﹐順便讓媽媽把兩角錢放進手提袋裡。小孩原以為會得到媽媽的讚美和鼓勵!
自從小孩的頭部被用力敲打後的那一天晚上起﹐這小孩幾乎每晚都很難入眠。媽媽開始緊張了﹐就帶著孩子去給醫生診斷。醫生說﹐孩子的腦部受傷了﹐因而造成失眠。孩子是無辜的﹐不要把怒氣發泄在孩子身上﹐於心何忍啊!
醫生提醒家長勿隨意打孩子的頭部﹐以免造恶业!如發現頭部或眼部遭到撞擊後﹐應立刻求醫。
我小時候﹐頭部曾被人打了好几次,也流過兩次血。
那時我是寄宿在別人家﹐這家其中有一位成員脾氣很暴躁。有一天﹐他又吹毛求疵的向我發脾氣﹐用硬物打我的頭部﹐導致流血。他們也沒有帶我去給醫生診斷﹔後來傷口是怎麼復原﹐我也忘了。
又有一次﹐是另一位成員脾氣暴躁﹐用硬物打我的頭部﹐又流血了!也沒帶我求醫治療。
我長大後﹐因近視去配眼鏡﹔驗眼師發現我右眼有受傷後留下的疤痕。驗眼師說﹐傷口的疤痕很接近眼珠﹐幸好沒傷及眼珠﹐這是不幸中之大幸了。只是﹐右眼的視力變得較弱﹐容易疲倦!
驗眼師問我﹐是不是小時候身體太虛弱造成的﹖或是被人打傷的﹖我不知如何回答。我心裡想﹐是身體太虛弱造成的嗎﹖還是頭部曾被人用硬物打而受傷造成的﹖我不得而知了!都過去了﹐是消業障吧!
無可否認﹐粗暴的脾氣是會導致自己或他人的傷害。有時人無法控制脾氣﹐讓脾氣隨心所欲﹐而一發不可收拾﹐喪失了理智﹐甚至做出無法補救的惡行﹐而種下恶因、造成恶果!
不要让粗暴的脾气随心所欲
不要養成發脾氣的壞習慣﹐熄滅脾氣是可以練習的。觀想發脾氣的危險性﹐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憤怒﹐時刻於醒覺的狀態來觀察自己心的起伏﹔當脾氣要發作時﹐知道脾氣要發作了﹔當你知道時﹐可即時觀察自己的呼吸做為你的目標﹔幾十秒﹐幾分鐘﹐或更長﹔慢慢的﹐你會覺得脾氣減低﹐而漸漸消除!時刻有耐心的保持這樣的練習﹐會帶給我們人格的提昇﹐幫助我們消除脾氣和培養廣闊的胸襟﹐進而擁有一顆慈悲的心;这一切皆须恒心与毅力。
你也可以练习慈悲禅来培养慈悲(请参考“慈悲禅的练习”之文章)。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
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感恩須用心體會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无尽灯第五十四期(2008年)
54 Malaysian Buddhist Association Everlasting Light (2008)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有一位爸爸帶著孩子到鄉下玩。那時候的鄉下還沒開發﹐洗手間沒有抽水馬桶﹐糞便都是要用人工挑。他們到了鄉下的時候﹐剛好有一位挑糞便的工人走過﹔那孩子就馬上捏著鼻子說﹕“爸爸﹐爸爸﹐这个人好脏!好臭好臭哦!”。
這位爸爸知道孩子們的那些動作是不對的﹐但這爸爸也沒大聲責備孩子﹐因為他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心﹔就輕輕挪開孩子的手﹐對他們說﹕“孩子!孩子!你們長大後去挑糞便好不好﹖”
“不要!不要!我長大後才不要挑糞便呢!”
“那爸爸去挑糞便好不好﹖”
“不要!不要!爸爸不可挑糞便!”
“爸爸不挑﹐那媽媽來挑糞便好不好﹖”
“不要!不要!媽媽也不可挑糞便!”
“媽媽不挑﹐那由公公婆婆來挑糞便好不好﹖”
“都不要! 都不要!公公婆婆也不可去挑糞便!”
将心比心,不伤害他人(不要从小就养成傲慢的习气)
這位爸爸就對孩子說﹕“你不挑糞便﹐也不讓你親愛的人挑糞便。一個大家都不願意去做的工作﹐挑糞便的叔叔去做了﹔挑糞便的叔叔也同樣有他親愛的人啊!将心比心,如果他是我们亲人,我们也知道他辛苦呀!我們要感恩挑糞便的叔叔去做大家都不願意做的工作。他可是人类环境的美容师呀!多么伟大啊!人因行為而尊貴﹐并非因身份而尊貴﹔以後看到挑糞便的叔叔或掃垃圾的叔叔﹐千萬不要捂著鼻子﹐說好臭好臭哦!這樣會傷到他們的自尊心﹐知道嗎﹖應該對他們說﹕“叔叔﹐叔叔﹐謝謝您哦!辛苦您了﹐不要太勞累哦!” 让我们一起来感恩我们大地环境的美容师吧!”
假期时,父母可拨出一些时间带孩子去孤老院、孤儿院等等,让他们学习懂得去关心他人,学习慈悲。
会为别人着想之人,决不轻易伤害任何人。感恩的心﹐從小就要學起﹐别让孩子自小就养成傲慢及瞧不起人的坏习惯﹐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大人須以身作則。
感恩须用心体会:感恩這個字眼﹐要如何去體會是從我們衣食住行的生活中﹐每一點每一滴去學習。這是每時﹑每刻﹑每分﹑每秒﹑每個當下﹐都要耐心、細心的體驗及精進的學習。
前兩個星期﹐我看了一卷紀錄片﹐片中是訪問一些在歐洲某個國家的華僑。有一位華僑婦女﹐因丈夫在欧洲有家族生意﹐所以隨著其夫移民到欧洲。這位婦女說﹐好多家鄉的朋友都很羨慕她能夠去到充滿浪漫氣息的歐洲國家﹐又羨慕她很有錢。她說﹐剛到那里時﹐是覺得很浪漫。但久而久之﹐她又覺得很無聊﹐就時常找幾個朋友打打牌﹑搓搓麻將。接著﹐她還很炫耀的說﹕“在這裡﹐有錢也沒用啦!沒地方可以去玩,也沒地方可以花!”
天呀!我很驚訝﹐‘有錢也沒地方可以花!’這樣沒感恩的話也說得出口﹐太可悲了﹐也實在太過份了,她似乎只知道吃喝玩乐。她可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為了生活費盡心思﹑奔波勞碌。她可知道世上有許多人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因天災人禍﹐流離失所﹐許多人甚至填了一餐﹐就不知下一餐還有沒有著落﹔許多人餓死街頭﹑尸骨遍野﹔她真的是‘吃得太飽’﹐忘了感恩自己衣食住行無憂﹐忘了感恩自己有那麼好的生活條件。她更无法了解,即使生在富贵中,也深受六道轮回之苦啊! 下一世也未必富贵啊!因为在过去世或无量世还有未成熟善与恶之业力。甚至不知道或无法体会如何解脱轮回之苦海,只是懵懵懂懂的出世了又死,死了又出世……,在生死中不停的交替轮回着。佛陀说:“众生在数不尽的无量劫轮回中所流的泪水,多过全世界大海的海水。” 这是轮回之苦!
如果是我訪問她﹐我會理直氣和的對她說﹕“這位女士﹐您這麼有錢﹐沒地方花﹐讓我幫您拿去慈善機構﹐幫助那些在災難中的人;如没地方去,您还可去孤儿院、老人院或灾难区义务帮忙,那不是比只懂得奢侈的玩乐更有意义吗?您還可為自己積点福!”知福惜福要修福﹐千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福卻消福呀!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