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06, 2008

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 願我們充滿著慈悲喜舍

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願我們充滿著慈悲喜舍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无尽灯第五十二期(2007年)
52 Malaysian Buddhist Association Everlasting Light (2007)

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

慈悲喜捨又称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是疼爱,愿他人快乐;慈爱是一种温暖、关怀、柔和与善意。悲无量心是同情心,悲悯之心;看到众生受苦,能激发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感同身受的悲心。

慈与悲合称为慈悲。當我們的慈悲能一步步擴大,那時候,我們會對每個人都生起一種憐憫的心﹑祝福的心。那時候,我們會不忍心去傷害每一個人,這必須很細心的﹑深深的去體會及實踐。

慈悲是希望众生能过得好好;慈悲是充满关怀,没丝毫妒嫉自私,没种族、国籍与信仰的分别,这种慈悲可扩展到对一切宇宙里的众生。无论我们是那一个种族、那一个国籍、那一个信仰,我们都是世界的一份子,因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许多环境下会互相牵连的。如果希望世界和平,就必须从每个人做起,做好自己,不做坏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夫妻、亲子、朋友、同事、上司、下属、社团组织之间、国与国之间,大家能互相有慈悲,人与人之间就会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是非。我们每一个众生在无量劫中轮回很久了,出世了又去世,去世了再出世,就这样生老死、死老生……,周而复始的轮回着;所以人与人之间,每一世都可能有不同关系。佛陀说:“在众生中要找一个以前不是你的父母亲、你的兄弟姐妹、你的儿女的众生是很难的。”可想而知,我们一切众生都是一个大家庭,只是相隔太久,大家都忘了……,这也是轮回之苦。


喜无量心是眼看他人能离苦得乐,不分种族、信仰和国籍,心中都能生起无限的喜悦;就算是冤家敌人能离苦得乐,也同样会生起无量欢喜心。喜也义为真诚称赞他人的优点,使他人生起欢喜心而更有信心。喜无量心是没有妒嫉自私的。

大多数人只为自己或亲人得到快乐而生欢喜心。我们不难发现,当一个人有乐事或成功时,大约会有六种表现不同的人:

(1)为你真心感到喜悦!
(2)会恭贺你,但心里没什么感觉,只是形式而已 。
(3)不批评也不为你感到喜悦,感觉与己无关。
(4)不为你感到喜悦、不以为然,心里想“有什么了不起”,心中生起自私妒嫉,但不会正面讽刺你!
(5)不为你感到喜悦、不以为然,心里想“有什么了不起”,心中生起自私妒嫉,因为这些人之前是那么的瞧不起你;因此,他们心里会生起不平衡,用冷漠的态度来对待你!但不会正面讽刺你!
(6)心中充满自私妒嫉,会讽刺你!

捨无量心是捨去分别执着的观念。其实,世界上必有八风吹来又吹去(以因果来观察,我们在过去世及今世,都会时而为善,时而为恶。所以,善与恶的因果不断生灭,有时兴、有时衰……,八风不断的交替循环,吹来又吹去)。所谓八风,是赞、毁、得、失、兴、衰、哭、笑。因此,我们应学会观无常,学习捨,学习不执着。观身的污秽(不净),就不轻易起贪恋与执着;应了解苦,体会乐是苦的原因,就不轻易沉醉与迷恋(大多数的人只管世间的乐,沉溺于感官的享受而没具备洞察其灾害的智慧);观察心的无常而不迷惑;了解因业力形成五蕴而体会无我。因此,我们不容易被邪恶所引诱及不容易被欲望所俘虏。

感官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徵;凡不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生灭的现象。感觉敏锐之人会察觉它的不完美,体会其意义。所以被称赞时要保持平常心,心存感激和祝福,但不要得意忘形;别人不喜欢我们时,也别气馁无力;鸿运当头时也保持平常心,心存感激和祝福,但别过度兴奋而自傲忘本、产生执着;酶运临头时也别垂头丧气,所谓否极泰来,不好的总会过去。用平常心去观看一切得与失的过程,心情就不会如汹涛骇浪,就有能力去保持正念。因为当我们心境安宁,头脑清晰之时,正念方能伴我们左右,而一步步的迈向智慧。真实的智慧不是从外面得来的,而是内心的体验。

春天的花开了又谢,夏天的草绿了又枯,秋天的果熟了又落,冬天的雪结了又融。天上的浮云总是聚散无常,水中的浮萍总是漂浮不定,世间的众生总是悲欢离合,人间的因缘总是起起落落。即使是尽一切力量也阻止不了一朵花的凋谢,即使是家产万贯也买不到一个太阳不下山,人生无常啊!因此,要把握当下,以超越轮回为目标,以慈悲喜捨为根基,以佈施、持戒、修禅为桥樑。佈施大略分为法佈施、财佈施、无畏佈施等等。持戒为不杀生、不伤害众生(伤害众生:包括不择手段暗地里伤害他人、使他人失去信心)、不偷盗、不赌博、不邪淫、不欺骗诳说(不胡说八道)、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毁谤、不饮醉人之酒、不服食毒品、不做不道德之事业、不幸灾乐祸、拥有悲悯之心等等。修禅即是行住坐卧中保持正念。

愿我们的心充满着慈悲喜捨,您的四无量心会影响那些和您有缘之人,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您的慈爱,使有机会亲近您的人感受您的真诚与善良,而让他们的心充满着自信和勇气去面对这残酷无情的世界;此乃广结善缘也,功德无量!佛陀教导的慈悲喜捨,愿能摄授你我之心,共沾法喜!

愿所有众生得到平安与快乐,愿他们远离灾害及危险,愿他们脱离精神与身体的痛苦,愿他们好好的照顾自己。
祝大家新的一年福慧增长、幸福安康!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