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0, 2008

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 略说31界生存狀態 31 Planes of Existence

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略说31界生存狀態
31 Planes of Existence

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

佛陀说这宇宙中共有31界生存状态。宇宙中的31界生存状态是自然存在的,不是佛陀也不是谁创造的,而是佛陀证悟时所领悟的。在这里,我以简单的方式略说31界生存状态(31 Planes of Existence),让大家做为参考。你也可游览网站http://www.buddhanet.net/pdf_file/allexistence.pdf,里头有解释31界生存状态。

31界简介:


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无所有天、识无边天、空无边天。

色界:无想天、色究竟天、善现天、善见天、无热天(无想天、色究竟天、善现天、善见天、无热天,只有阿那含“不来果,亦称三果”,才能出生到这五界中)、无烦天、广果天、偏净天、无量净天、少净天、极光净天、无量光天、少光天、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

欲界:
欲界天: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兜率天、夜摩天、三十三天(也就是世人所熟悉的天公)、四大天王(四大金刚)
人道(人界)
阿修罗道
饿鬼道
畜生道
地狱道

31界生存状态,可分为六道:天界、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和地狱。众生因各自的业力果报而往那一道去轮回。最高层次的无色界天,一旦寿命享完,还是会因过去还未成熟的善与恶之业力继续在轮回。


有的天界的天神,享完天界的寿命,从天界直接下地狱;这是过去世还未成熟的恶果,刚好那时恶果因缘的成熟。

人间称为人界。人界以上是天界,最高四界是无色界天。那边的天神,没有色身,只有精神意识。

接下来有十六界色界天。色界只有男,没有女。

再接下来有六界欲界天。欲界天有男有女。这里的男女类似人间,也有相爱,但无性爱。

接下来就是人类居住的人界;人界再下就是阿修罗、饿鬼、畜生和地狱。至於地狱,总共有八个大地狱,而一个大地狱,共有十六个小地狱;众生因恶业的轻与重,往向那个地狱。人界、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的众生加起来也少过一个小地狱的众生;地狱界是满座的!所谓: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以简单的方式来说,畜生界的众生,比人界的众生还要多。据说,在这地球,单单是昆虫,就有八十万种;一种昆虫就有数不完的数目。也许,一个大草场藏着的蚂蚁,还多过一个国家的人数。


佛陀说,每一个众生在无量劫轮回中所受的委屈流的泪水及生老病死所流的泪水,多过全世界大海的海水;这是佛陀在过去世行漫长的菩萨道时体会的轮回之苦。这一席话,令我不禁掉下心酸的眼泪……。几百亿次、几千亿次或几万亿次,甚至数不尽的次数,众生在轮回中,也许只有几次,才知道什么为善,什么为恶,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佛陀曾抓起地上的沙,对比丘们说:“懂得为善,懂得甚么是好、甚么是坏的人就像沾在我手指缝的沙子那么少;而为恶的人,不晓得甚么是好、甚么是坏的人就如世界的沙那么多。”

身为人的基本条件
做善事,就是布施(布施大略分: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等等)、不杀害众生、不伤害众生(伤害众生:包括不择手段暗地里伤害他人、使他人失去信心)、不偷盗、不赌博、不邪淫、不欺骗诳说(不胡说八道)、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毁谤、不饮醉人之酒、不服食毒品、不幸灾乐祸、拥有悲悯之心、不做不道德之事业等等。这是身为人的基本条件。

智慧为正念
而真实的智慧,解释为正念,无论好和坏的念头要生起,都能意识到(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醒觉的能力、念头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生灭又生灭,体会一切万物皆苦、无常、无我,而得到智慧,这须要正精进的练习与体验。智慧与聪明是有分别,聪明与知识不等於智慧。

在这世间,大约有六种不同的人:
(一)智慧与慈悲俱足,一直要做善事。
(二)只有慈悲,一直要做善事。
(三)缺乏智慧与慈悲,只是多做善事,为恶少。
(四)缺乏智慧与慈悲,为善和作恶一样多。
(五)缺乏智慧与慈悲,为善少,作恶多。

(六)缺乏智慧与慈悲,从不为善,作恶多端。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众生就因个人的行为业力,而轮回转世在不同的生存状态。要往那一道去,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超越三十一界,就没轮回,没生、老、病、死;无贪、无嗔、无痴,达到涅盘。


略解释涅盘:
涅盘并非用在某人逝世之名词;在日常生活中,如精进修行,是可以体会涅盘的。涅盘解释为“断除贪嗔痴,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内心清净安详,不受生死轮回”,是真正的幸福。请参考“上福、上财、上亲、上乐”文章之“涅盘最上乐”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