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 人之初﹐性本善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无尽灯第四十六期(2006年)
46 Malaysian Buddhist Association Everlasting Light (2006)
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
某天﹐我到住家附近买椰浆饭,一包是一令吉。卖椰浆饭的是个大约十岁的小孩,当时我给几个钱币。接过椰浆饭,将准备离开,这小男孩忽然很急的叫着:“Kakak!Kakak!”(意思是“姐姐、姐姐”)。我回头一看,这小男孩把两角钱还给我,原来是我多给了两角钱。那一刹那我好感动;好诚实的小孩!人之初,性本善,但愿他日后长大了,无论遇到任何事情,或多大金额的诱惑,都能保持着这颗赤子之心,不被不良环境所影响。
曾有一则新闻,一名华裔孩童被虐待好长的一段日子。有一天,这遍体鳞伤的孩子趁着大人不注意时,逃了出来,被一位好心肠的马来同胞发现了,而向警方报案,这小孩因此得救了,暂时住在福利部。这小孩的父亲为了掩饰自己虐待孩子的恶行,竟然诬赖小孩很坏。反之,这单纯的小孩,在记者访问之下,还说好久没见父亲了,很想念父亲,我感触颇深。小孩子最不容易记恨记仇;而且,小孩子很容易原谅父母亲或他人所犯的过错。人之初,性本善呀!
某天,我受邀演绎佛曲,有个朋友带着一名七岁小女孩,告诉我说,小女孩的父母亲离异了,母亲忙碌,把小孩寄宿在亲戚家。这位亲戚却虐待这小女孩,小女孩受惊吓过度,影响了学习能力。上一年级时,功课跟不上,同时也不敢和其他同学说话,怕与人接触。当时,我听了好难过,拿起了小女孩的手轻轻一吻,摸摸她的头,小女孩顿时热泪盈眶。我抱着她瘦削的身躯,不禁让我感到一阵阵心酸!小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
那朋友接着说,幸好,她现在跟妈妈一起住了。在受到关爱之下,她的学习能力也慢慢有所进步了!
以上我接触的,我感觉到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有人会问:“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众生在无量劫数不尽的轮回中,有时出生为天神,有时生为人,有时为阿修罗,有时为饿鬼,有时做畜生,有时出生在地狱;众生因为因果业力,在六道中不停的交替轮回着,因此带来善与恶的习气及潜意识的恶习;就有如水的污秽,有:(1)浮在水面的,(2)在水中的,(3)沉在水底的。潜意识的恶习就有如沉在水底的污秽,只要因缘条件成熟就会一触即发。
有的人是好人,但为何有时会做坏事而种下恶业?佛陀说,有四种原因牵引着,导致人做坏事:
(一).盲目的维护自己人所犯的错误(方言说“西瓜占一边;一边倒”),认为自己人一定是对的;就算知道自己人犯错,也纵容自己人,甚至给予助力去危害他人。
(二).粗暴的脾气导致失去理性。
(三).不分是非好坏,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图一时之乐或好玩好热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去思考会否危害他人。
(四).因为害怕:例如,因为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而不择手段伤害他人;因为贪婪某种事物而不择手段危害他人;因为讨厌某种事物而不择手段危害他人;因为愚痴而不择手段危害他人。
(以上自私自利的行为会导致社会混乱,种下种种恶因。因此,应时刻警惕自己,不犯以上错误愚痴的行为。)
能得到人身,多多少少都有他的福德因缘,只是带有不同的习气。多坏的人都有他善的一面,如果我们愿意去了解他,就能体会到他善的一面。
人都有过去世未成熟的善业与恶业;业力是因,缘是条件,因要遇到缘才能结果。因有如种子,缘有如阳光或水分;种子遇到阳光或水分才能生长。业力成熟的过程中,善的意志力是否坚定(正念),就要看他本身的造化了。也因为轮回太久了,如再加上本身善的意志不坚定,众生就不停的在恶道中轮回。
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于专。”仁义礼智之本性,人人皆有。人虽有愚贤善恶之不同,但在幼小时,多数相差不远。可是,因学习环境及知识的不一样,性格开始有了转变。因此,父母及长辈的身教及言教是非常重要的。
吉祥经有一段说道:“远离恶愚人,莫与卑鄙的人来往;应亲近善者,且与有德行的人为友。”
亲近善者
每个人来到这世界,其实都想做好人。但是,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朋友、不同的亲戚、不同的事情。如遇到不好的人,交到坏的亲朋戚友,本身如果善的意志不坚定,慢慢的自己也跟着有了变化,善良的本性也就渐渐变坏,而潜意识的恶习也呈现了。
反之,如遇到不良的环境,却有坚定的善之意志力,能不为所动,就能出于污泥而不染。
祝福他们
话说回来,有的人处在好的环境,还是恶习难改。例如,有的人参加义务慈善团体,但依然贡高我慢,不以礼待人,处处看不起人,处处为难人,不負責任等。也许这些人会让我们感到心灰意冷;但换个角度想想,幸好他们还拥有“想做善事”的这颗心;一时之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祝愿他们有一天能看回自己的心念,找回善良的本性。
佛陀教导众生要修持慈悲观,因慈悲是一种定力,能稳定情绪而不犯下错误,化险为夷,不会使人迷失方向。慈悲要有智慧(拥有正念)来扶持,方向才能更清晰。(请参考“慈悲禅的练习”之文章)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