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 人人皆有苦衷(学习同理心)
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人人皆有苦衷(学习同理心)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无尽灯第六十五期
65 Malaysian Buddhist Association Everlasting Light
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
第一届马来西亚杰出佛教青年奖
有一次,我看到有两个朋友在彼此述说生活所面对的挫折。一个朋友说,他心情感到很痛苦;另一个朋友就回答说:“你这样哪里算什么痛苦?我的情形比你更痛苦!”这朋友不服气的反驳说:“你这算什么挫折,只不过是……!”在一旁的我,很担心他们会起冲突;幸好两人没吵起来。
世上哪一个人不苦呢?每个人都有他的苦衷,只是他人没告诉我们而已。(因此,别看人好或有成就时,就起妒嫉与自私之心。)
每个众生都有他无量劫所带来的业力。佛陀说,每一个众生在无量劫(即是数不尽)轮回中所受的委屈流的泪水及生老病死所流的泪水,多过全世界大海的海水;这是轮回之苦。
前阵子接到一个十多年老友的电话。他说,看到报章报导方知道我以前那么苦;虽然是轻描淡写,但他感受得到,我心里很感激他。他问我是不是有十多个领养人;我告诉他不是,我只有一个领养人,领养人把我寄放在他人家里。因此,我遇到大略三种人:
(1)好心人,每当领养人毒打我,这户的人就会百般阻止,不让领养人毒打我。领养人怒气无处可发,一气之下,又带着我寄宿到别户(是经由他人介绍或随便找一户)。
(2)有些人,因为觉得雇佣费少不划算,同时又担心这领养人毒打之下,如不小心把我打死,家里闹出人命,就硬下心肠,不让我住下。(雇佣费总是在讨价还价,而大多数人只让我睡在走廊。)
(3)心肠恶毒之人,任由领养人毒打我,还在旁落井下石及看热闹,有如在看戏,不亦乐乎。领养人打骂完,回去了;但是这些人,如自己不顺心,弱小的我也成为他们情绪不稳定的出气筒。有时,怒气一发不可收拾,又嫌弃领养人给他们雇佣费少,他们也不善待我,就干脆不让我住下去。就这样,我一户一户搬,过着无家流浪的生活……。那时候,我心里感到彷徨无助与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我和他简单的谈到这段经历。
记得十多年前我认识他,偶尔见面,我们会谈起一些佛法,他很理直气壮的告诉我,他不相信因果。他说,世间上太多人好心没好报,许多坏人都过得很好。其实,他所看到的只是外在。
恶业还未成熟时,恶愚人以为它是甜如蜜,但当恶业成熟时,恶愚人就会自食恶果。—(法句经69)
恶业不会即刻带来果报,如刚挤出的牛奶不会即刻凝固,但恶业还跟随着恶愚人,如同灰烬覆盖下的活火炭。—(法句经71)
善恶皆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因要遇到缘才能成熟结果,有如种子需要水与阳光一样。众生出世已无量劫,已是千万亿次或数不尽的次数了;因此,有的善果与恶果还未成熟。各人因果各人了,每件事、每个天灾人祸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和结果(因果)。但果会因善念、慈悲、智慧及努力断除贪嗔痴慢疑而有所不同(慢即是傲慢,疑即是不信因果,傲慢及不信因果也是属於痴;所以,贪嗔痴慢疑也简称为贪嗔痴)。有如大量的盐,加入少量的水就太咸;但加入大量的水就淡了。水就如善念、慈悲、智慧及精进努力断除贪嗔痴,可以改变结局。
当时的他,不知了解多少。十多年后,我再次接到他的电话,他告诉我,方知道我有那么坎坷的过去,不过从没听我提起过。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逢人便说,因为并非每个人都愿意倾听。我的情况特殊,也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理解!
谈呀谈的,他告诉我……原来,他也有坎坷的童年;他父母亲时常吵架,吵架时,父母时常会对着他说:“你要跟爸爸?还是选择妈妈?”
他父母亲就这样,逼这一个无辜的孩子做选择;他说,当时他很害怕!他需要爸爸,也需要妈妈。
他也告诉我,但这些苦比起我所受的,我辛苦多了。他说,他至少有个疼爱他的妈妈伴着他,不必漂泊流浪,不必受虐待,不必受人欺负。
我告诉他,虽然我和他的经历不同,但人人皆有苦衷,我也可以体会他当时的辛苦、恐慌与无助。他对我的同理心深表感激。
话说回来,他母亲因彷徨无助,时常这里拜拜,那里拜拜的,也到处问卦。小时候的他,看在眼里,两人的吵架,拜拜就能好吗?到最后,父母亲两人还是不和。那时候起,他误以为佛法就是拜拜与问卦而已。因此,他心里对宗教产生一种抗拒感。
我向他解释,其实佛法是修自己的心,修自己的起心动念,断除贪嗔痴。而我们看到佛像会礼敬,那是表示我们对佛陀导师的尊敬,警惕自己不造恶业及精进修行,并非像神话般有佛在佛像里;佛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佛在我们的心里,那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谈呀谈的,他感叹的说,感觉社会较不注重德行,世界生病了;我告诉他,这是五蕴之苦(请参考“上福、上财、上亲、上乐”之文章),是原因结果;一言一行皆因果!
到达彼岸,即是证得涅盘的人,只有少数。大多数的人,皆在此岸生死轮回中来去徘徊。—(法句经85)
然而,依照正法实行的人,去除贪嗔痴,能够到达彼岸,越渡了极难越渡的生死轮回。—(法句经86)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