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5, 2008

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 問世間情為何物﹖What is Love?

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問世間情為何物﹖ What is Love?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无尽灯第六十六期
66 Malaysian Buddhist Association Everlasting Light
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
第一届马来西亚杰出佛教青年奖
1st Malaysia Outstanding Buddhist Youth Award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牵肠挂肚?当浓情蜜意时,对方的每一个问候、每个小小的举动,都可以让你神采飞扬,牵动着你的魂魄。但为何这些浓情,会随着时间而流逝?渐渐的,也许彼此看不顺眼而分手,从此各不相关;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浓情蜜意已化为乌有,甚至有的反目成仇!苦哉!为何?

什么是情?我们对爱到底了解多少?我们应该问自己这些问题……,当你说爱他时,想想,你对他关心吗?有耐心吗?你能体谅他的情绪吗?你愿意倾听他内心的声音吗?你会时刻为他着想吗?你欣赏他的优点的同时能接受他的缺点吗?你对他有忠诚之心,从一而终吗?你对他有责任感吗?或只是五分钟热度而已?又或者是因为对方的英俊或美丽而燃起一时的贪婪之火?

有些男人或女人,时而会说这个女人美,这个男人英俊,那个女人又比较漂亮,那个男人又比较英俊。想想看人不刷牙、满口臭气、蹲马桶排泄粪便或挖鼻屎的样子吧!爱决不是英俊与美丽能够衡量的,因外在的吸引只是一时的贪恋之心而已。岁月催人老,人总会有老的一天,有如美丽的花朵也有凋谢的时候。如两人的关系只建立在英俊与美丽上,这种充满着欲望的爱能维持长久吗?能不变质吗?唯有两人的修养才是维持婚姻关系的最佳良药。

爱的责任
爱是两个人一生一世互相经营的,互动的,不是只有一方努力付出而已。现实的生活,并非像小说或电影里,两人结婚了,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其实,婚后的生活,才是两人真正的开始。爱是婚前婚后,两人都要同心同力来维护稳固这段感情,这是爱的责任。真实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温馨,但如果这些爱只建立在性欲的满足、性欲的吸引力,当有一方不能满足另一方的要求和欲望时,热情是否会渐渐的消失?爱的感觉是否会慢慢的变质呢?因为这种爱是有附带条件的,它是有限的。因此,婚姻关系中,精神上的互相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问:“婚姻一定要有性关系吗?”其实不一定,对有些人来说并不重要,因人而异,每个人来到这世界,都有不同的因缘,都不是为这来走一趟的。在某资讯有给错误的报导,说男人在这方面很强才是大丈夫,其实是错误的;人非畜生,真正的大丈夫是德行良好,做人做事有责任感,不记仇恨,胸襟广阔等等。


曾听到一个访谈,有些夫妻自从有了孩子,或到某个年龄,有的是丈夫、有些是太太对於性欲就淡了,造成两个人产生许多困扰。他们就会质疑:“婚姻一定要有性关系吗?”有人就提出一些方法,如何增加性需要。我听后,不禁叹息。这些很重要吗?性只是一种感官的欲望及因果业力所带来的习气,并不代表真爱与幸福呀!

如夫妻发现对性欲淡了,两人无须钻牛角尖,一直认为本身有问题,而把它放大,经常吵架,彼此给对方脸色看,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其实人也不是为这走一趟人生啊!两人何不把它升华成心灵上的亲密,感情不是来得更稳固!两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生活上能互相关心、互相珍惜、互相照顾,互相倾诉、互相分享,生活上可以互相分担内心所受到的伤害和困难。两人能够共同有意志上的亲密、思想上的亲密、情绪上的亲密,和信心的互相鼓励。

众生不停的轮回,有时出世在天界,有时在人界,有时在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或地狱界,无量劫以来不停在六道中轮回着,这是轮回之苦;因此每个人都有其带来不同的习气。当然,从天界来轮回的,尤其是从色界天或无色界天来轮回出世的,会较清心寡欲;但因有今世不同周遭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数不尽的过去世在六道轮回中还未成熟的善与恶之业力,心境思想是否会有所改变;那就要看他本身的造化了。

其实,世上还是会有些夫妻注重心灵上的提升,对性清心寡欲。但他们依然恩爱甜蜜,彼此互相照顾、互相珍惜、互相鼓励、互相提醒和互相尊重。无论如何,两人的爱,首在“诚”。唯诚方能贤能信,而后能忠。

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长长久久。
明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情人节。阳历二月十四情人节也将来临,在此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恩恩爱爱,互相珍惜,互相接纳与改进彼此的优点与缺点,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还有各位敬爱的老夫老妻们,不妨互相跟您的老伴温柔的说:“亲爱的,我爱你,谢谢你和我一起维护这个家,辛苦你了,谢谢你! ” 他、她梦里也会笑……!

家和万事兴,祝福大家!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

Sunday, January 13, 2008

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 心乃修行之道場

陳慧專欄﹕誠心心語 心乃修行之道場

作者为陈慧 Tan Hooi @ Ayira Tan
佛学心灵學者 Dhamma Scholar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女性奖 The Malaysian Outstanding Women Award
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得奖领域:儿童及世界和平与/或人权之贡献
The Outstanding Young Malaysian Award, TOYM
(Award Category : Contribution to Children, World Peace and / or Human Right)

唐宋八大名家之一,苏东坡,曾写了一首诗:举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广阔的胸怀可以照耀着宇宙,无论八风吹到那里,他都不为其所动。(八风:得、失、哭、笑、赞、毁、兴、衰)。

苏东坡自认诗的意境很高深,就很高兴的吩咐书童把这首好诗拿过去对岸给师父过目。

过了不久,书童回来了。苏东坡很得意的问:“师父怎么说?”

“大学士,师父在你这首诗里写了一个字。”

“拿来给我看!”一看之下,出乎意料之外,师父竟然在这首意境那么高深的诗里,写了一个“屁” 字!

苏东坡顿时怒火中烧,急急渡江,划船到对岸,找师父理论。

苏东坡还没见到师父之前,刚好见到一个小徒弟。苏东坡就急着问:“师父呢?”

“大学士,师父知道你要来,师父写了一封信给你,就搁在大堂的桌上。”

这时,苏东坡迫不及待的冲向大堂,打开信封一看,里头有一张纸条,是这么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 一个“屁” 字,就把他气冲冲的给打过来了!

修行并非比较我们的学问有多高深,有知识,没正念,那也只是知识而已。修行乃学习为人之道,修正我们的起心动念,而能时时保持正念,消除贪嗔痴慢疑(注释1)。修行是要有智慧与信心,聪明与知识不等於智慧。因此,学问不高的人士,不要自卑和担心;才高八斗的人士也不要自认懂得很多,时时瞧不起人,缺乏慈悲心,生起贡高傲慢之心,产生所知障,而影响了人格之发展。修行贵於质量,修行并非用我们的学问有多高深来做标准,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信心,和拥有一颗至诚及纯真的心。

所谓:“虽读千篇文,不解真正义,不如一语意,闻之可灭恶。”“虽诵千句愒,不解又何义,不如一句愒,闻之行可渡。”“虽诵百句愒,不解又何义,能解一法语,行之可证悟。”

背诵一愒有意义及听后心得平静的愒语,好过千愒无意义与证悟涅盘无关的愒语—(法句经101)

修行就是练习灭除贪嗔痴
佛就在你心中:“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你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修行就是练习灭除贪嗔痴。因此,无论我们有多忙碌,我们的心就是修行之道场。我们真正修行的道场,就是行住坐卧,时刻观察我们这颗心。心念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依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所产生的效用(见闻嗅尝觉思),无论好与坏的念头即将生起时,能敏锐的察觉到。当你能察觉好与坏的念头生起时,你就有能力把好的增长,坏的灭掉。所谓:“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我们一直不断的这样训练自己的正念,习惯成自然,无论遇到顺境或逆境,自然而然就成为我们修心之道场。我们不断的持续,在我们行住坐卧、待人处世中,精进练习,实践与维持,转化为日常生活中那么的熟悉。渐渐的,就有能力体验智慧:“一切诸法皆苦、无常、无我”,而慢慢的消除我们的老毛病:贪嗔痴。贪嗔痴是心魔,是造恶之根源,社会不安及世界动乱之来源。

注释1:贪(贪婪)、嗔(嗔恨)、痴(愚痴)、慢(傲慢、瞧不起人)、疑(不信因果);傲慢、瞧不起人与不信因果也属於愚痴。因此,贪嗔痴慢疑也简称为贪嗔痴。


陈慧哲学心灵文章网站 Tan Hooi @ Ayira Tan spiritual and philosophical articles web-site:
http://tanhooi-ayiratan.blogspot.com